这本小说在进行一场新颖的艺术实验|一周新书风向标

  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丝毫没有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看见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类似豆瓣评分。

  当然,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是偏见,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这个事情可能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如果你有比较犹豫的、想知道我们态度的新书,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也将尽快给出自己的看法。

  《水库13》,作者:(英)乔恩·麦格雷戈,译者:卓雨,版本: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11月。

  打开这本小说后,或许会让你迷惑甚至丧失耐心,作者使用了散点的描述方法——当一个名叫丽贝卡·肖的女孩失踪之后,村子里不同的人的反应,警察的调查,每个人的行动都用简短的几句话描述了一遍,一次性出现的大量人名和跳跃的场景会让人难以抓住重点。但是当第一章结束后,便会发现这本小说在进行一场新颖的艺术实验。

  13个章节,对应着丽贝卡·肖失踪后的13年,“午夜,新年到来时,酒吧电视里出现了燃放烟花的画面”,类似的描述是每个章节的开头,喻示着又一年的过去。人们调查的范围越来越远,从1号水库到13号水库,但同时,人们对丽贝卡·肖失踪这件事情的印象也慢慢变得淡。它从起初一个让村子里的人都感到紧张的事情,逐渐变成连接触过丽贝卡·肖的人都记不太清,这个女孩子的脸到底是啥样子。村子里的人继续自己的生活,恋爱,结婚,开垦,生老病死,“一对鵟在5号水库高处的针叶林间重建往年的巢穴。它们编入新的树枝,并将刚采的欧洲蕨和草叶一起排列在浅浅的碗状巢穴中”。大自然的规律运转和时间的流逝,才是这本小说真正的主人公。

  也许我们时常抨击,现代人对公共事件的记忆是短暂的,人们总是很快就淡忘不久前才发生的事件。然而,记忆与遗忘是人类灵魂中并存的东西。我们不可能让每件事情都成为脑中的沉重记忆,有时候,如何在退潮后的沙滩上散步,同样是需要我们接受并学习的事情。

  《都市意识与国家前途》,作者:吴景超,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0年8月。

  吴景超是一位长期被低估、被遗忘的本土社会学家。了解他的人并不多。在高校的社会学或经济学课堂,他的名字也只存在于中国社会学史、中国经济史教材上。即便是那些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中青年学者,年复一年在强调“历史感”,甚至还转向20世纪从历史中汲取前人的思想资源,也鲜见重视吴景超。

  《都市意识与国家前途》收录的多是吴景超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章。在当时,不少观点认为知识分子能改造农村,吴景超则认为这是一厢情愿。如果知识分子在农村没有职业就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拯救者”姿态,也无法持续;知识分子无法像城市工业一样为人们创造就业机会。他则强调“都市意识”,发展城市工业,让城乡劳动流动。这一观点在道德上有被视为冷漠的风险。而吴景超自己的研究领域,广及城乡流动之下的交通、卫生、贫富差距,以及安全等城市社会问题。

  在1926年,年仅25岁的吴景超批评国人做学问只读“圣贤书”的做法,“长此以往,我敢说中国的学术界,永远要成为外国人的附庸。假如欧美及日本的书店,不卖教科书给中国,许多大学的教授,恐怕便没有东西传给学生了,这是一件可耻的事”,他认为学术研究只有到社会里才能日新月异。他说的“到社会里”,既不是坐在书斋,也不是改造社会,而是进入社会,收集材料,研究问题,产生新的知识。有多少材料,便审慎地得出多少结论。在这个意义上,也能说,吴景超是国内社会科学研究实证化的先驱。实证化如今是流行了,并到了被反思的地步。而吴景超有的判断后来其实也被证伪了。只是读罢《都市意识与国家前途》的选文,可能还是会感叹他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简洁流畅的文笔。如果你读社会科学图书的热情曾经被其冗杂伤害过,吴景超可能会改变你的看法。

  《这就是戏剧(第10版)》,作者:[美] 罗伯特·科恩,译者:费春放 / 梁超群,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这就是戏剧(第10版)》乍看之下是本令人望而却步的书:作为西方高校普遍的使用的戏剧教材,它的语言想必一本正经、枯燥无趣;而修订再版至第10版,它的内容可能已老到掉牙、与时代脱节。但只要任意翻开一页,你就能被作者生动的叙述和精致的插图吸引。不必看完全书,你就会发现,这本讲述戏剧的书本身也像戏剧一样,持续不断的发展而时刻充满生命力。在该书第一版面世后至今的四十年,作者游历全球,观看戏剧,拍摄照片,每次再版都几乎是一次重新编排。例如“当今全球戏剧”一章中介绍的四位世界大师,每一版都不一样。而出现在第10版的包括全球知名的迪士尼戏剧《狮子王》初创导演朱莉·泰摩尔,和国内多次上演的高分话剧《杀戮之神》编剧雅思米娜·雷扎。

  无论是戏剧爱好者还是职业戏剧从业者,抑或是戏剧评论家,都能从不同角度在这本书中有所获益。作者从戏剧的分类、戏剧的历史写到当今戏剧的多样发展、具体职业分工,甚至对于戏剧评论家,书中也提出了戏剧可供评论的维度。

  但这样做的后果是,这本书变成了一本将近700页的庞然大物,全彩印刷的纸质更让它分量十足,若是不慎失手掉下足以将两脚砸出淤青,于是此书便只适合放在宽大的咖啡桌上,谨慎阅读。当然,对于力气有限、耐心有限或者预算有限的读者,该书也有精简版可供选择。

  《他们为什么杀人》,作者: [美] 理查德·罗兹,译者: 王兢 、张晓宁,版本:麦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20年8月。

  人为什么会变得暴力?我们又能为此做些什么?这大概是本书想要探讨的问题。同样是探究犯罪心理,此书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创作结合了两个不相同的领域人才的智慧:一位是在家暴中长大的犯罪学家朗尼·阿森斯,在深度访谈了数百名暴力罪犯之后,归纳出一条暴力人格的形成过程,他称之为暴力化的“四阶段”;另一位则是普利策奖得主、擅长非虚构叙事的历史学家理查德·罗兹,通过他的笔触,普通读者才得以领略这位犯罪学家独到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第一部分非常出彩,其中记录了大量犯罪学家与暴力罪犯交谈的案例。你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在日常生活的言谈之间,人性中的暴力倾向是如何被一步步培养起来的。无论是犯罪学家的观察和记录,还是作者的叙事手法都值得称道。相较而言,书的后半部分就显得平庸,作者希望借助历史和社会学研究继续推演犯罪学家的实证结论,以求能在更普遍的层面上回答“他们为什么杀人”这个一直困扰人类的问题。然而方法论的欠缺让书的后半部分论证力不从心,与前半部分的叙事结构有些脱节,让其游走于学术专著与非虚构题材之间,这也是创作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上一篇: 这本书记录了66位女性初为人母的经历|一周新书风向标

下一篇: 网络上那些秘不示人的写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