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快速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由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学校协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成立大会暨2023年新时代学生发展指导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2月14日—16日在京举办。本次大会以“以学生发展指导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主题,旨在推动新时代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促进学校学生发展指导机制建立,提升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实效。本次大会设有成立大会、开幕式、主旨报告、四场平行分论坛、四场平行论文报告、主题沙龙、闭幕式和会后工作坊等多个环节,采取线下、线上同步方式来进行。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188个城市的700余名教育领域领导、知名专家、知名校长和广大教育同仁参加会议。央视社会新闻、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瞭望周刊、中国青年报、健康报等多家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报道,逐步提升了社会对学生发展教育的关注。
12月14日,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成立大会圆满举办。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燕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于长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银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明,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应生,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及学生发展领域的各级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加会议。大会上正式批准并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并选举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王晓燕、秦春华、张卫、边玉芳、杨昕、刘涛、刘小惠当选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晓燕兼任秘书长。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由全国各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生涯发展、社会实践等领域有一定研究和实践成就的大中小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者、管理人员、学生发展指导教师等构成。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于长学在致辞中指出,学生发展指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学校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而进行的综合性服务。他希望,分会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要坚持需求引领,整合多方资源为中小学校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提供更专业、便捷和有效的指导;要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咨询和决策参考意见,服务建议;要通过面向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等群体进行科学宣传,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努力为学校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并能够积极开展学生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银付在致辞中希望,学会能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对育人工作的新要求,坚持正确的研究定位;深入探索新时代学生发展指导的新方向、新规律,努力提升研究质量;发挥教育智库的引领作用,形成学生发展指导新格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明在致辞中要求,学会要坚持政治建会,把握好政治方向;要坚持服务立会,服务国家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一线需求;要坚持学术兴会,产出标志性成果。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代表学会向与会领导和代表致谢,并表示学会将永葆教育情怀,致力于打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将关注教育实践,致力于解决教育一线的困境与挑战;将坚守学术品位,以严谨的科学研究不断推动学会发展。
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主持。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在致辞中希望分会进一步落实习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指示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学生发展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政府决策、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总顾问林崇德在致辞中强调,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要关心学生生理变化;要抓住学生的发展需要,顾及学生成长的新需求和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变化,以此推动学生发展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学生发展从量到质的变化;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银付指出,学生发展指导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坚持“家校社”协同,形成工作合力。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原司长王辉在致辞中希望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强化理论研究,在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发展指导理论体系;要回应现实需求,政府、学校、学术组织、家庭和社会协同发力破解学生发展难题;要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国家和各地学生发展指导政策,积极交流各地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罗良表示,北师大心理学部将把学生发展指导作为一个重要领域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全力支持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的各项工作,促进学生发展领域的繁荣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原教材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以《做眼中有人的教育》为题,分享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动机,以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建议。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理事长乔志宏以《我国学生发展指导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介绍了我国学生发展指导的政策演进、当前学生发展指导的具体实践,以及未来的工作思路建议。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晓燕以《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路径与机制》为题,探讨了学生发展中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探索社会实践教育途径,建设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长江学者薛贵以《基于脑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分享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学习力脑科学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应用前景。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卫以《多变开放时代下的学生发展指导》为题,分享了学生发展指导的演进、时代的背景与挑战以及基于“成长建构”的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青年长江学者蔺秀云以《家校社协作与儿童青少年健康》为题,分享了新时代育人模式的改变、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及模式、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以及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建议。
15日下午四场平行分论坛环节,40余名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们发表高质量学术报告,从心理健康、生涯教育、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四个层面开展深度分析研讨。分论坛一围绕“家校医社协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刘霞、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马红宇、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副局长罗锦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陈旭、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杨智辉、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赵世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及心理项目负责人白玉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徐洁、贵阳一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负责人袁章奎、朗心心理研究院资深产品经理程文杰、辽宁省特级教师白云阁、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专职心理和生涯教师宋飞共12位专家学者展开相关主题报告。分论坛二围绕“生涯教育——为学生毕生发展赋能”主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顾雪英、教育部高校就业委员会委员古典、华侨大学生涯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晨、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孔瑞、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龚兴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王乃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朱凌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助理研究员李海燕、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生涯指导中心教研员王园园、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德育主任杨文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学校心理教师陈天洋共11位专家学者展开相关主题报告。分论坛三围绕“社会实践育新人 知行合一促成长”主题,原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学旅行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翟秀刚、江苏省中小学实践基地协作会副会长刘明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白雪峰、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常务理事薛保红、太原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学校党总支书记姚昕、温州理工学院副校长孙芙蓉、北京丰台二中教育集团总校长何石明、华中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冬新、山东省优秀德育工作者陈希君、晋中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副校长郭强共10位专家学者展开相关主题报告。分论坛四围绕“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发展指导实践”主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教研员王红丽、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刘春荣、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索桂芳、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副校长葛晓辉、途梦教育公益创始人杨雪芹、试界教育创始人郭世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主编何妍、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德育部主任刘春建、广东省心理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蓝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田敏、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课程教学评价处教师赵琼共11位专家学者展开相关主题报告。
15日晚上四场平行分会场环节,40余名学生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开展深入交流。分会场一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题沙龙与论文报告”,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题沙龙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主编何妍、家庭期刊集团《孩子》杂志小学版主编祁丽珠、重庆市江津区石门小学副校长刘奎、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负责人倪淑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及心理项目负责人白玉萍、特级教师赵世俊就“家校社医协同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并由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月初、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张瑶瑶等8位学者展开了相关报告。分会场二为“生涯发展主题”会议论文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焦璇、珠海市金鼎中学李明慧等11位学者展开了相关报告;分会场三为“社会实践主题”会议论文报告,由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小学教研部徐滨南、温州大学魏婉雪等11位学者展开了相关报告。分会场四为“学生发展指导实践主题”会议论文报告,由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任剑明、太仓市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孙进鹏等11位学者展开了相关报告。
16日上午,主旨报告环节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以《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为题,分享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素养、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以《童年生活和心理健康》为题,分享了当前我国儿童童年生活现状、童年生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童年生活的研究重点与方向。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副理事长、国家中小学教学委员会管理改革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教科院原院长刘涛以《如何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题,分享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目的、方法和具体实践的典型案例。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总支书记杨昕以《助力学生发展,推进营地教育的内涵建设》为题,分享了东方绿舟在建设发展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的实践经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杨文芝以《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体系的构建》为题,分享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体系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
闭幕式环节由刘涛副理事长主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副理事长王晓燕介绍了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及领导班子架构,并分享了分会下一步工作规划。最后,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作大会总结,他高度评价了本次大会的成果,认为这次大会是我国学生发展领域的一场高质量、高密度的学术盛宴,为推动我们国家学生发展工作、促进青少年卓越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所有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和会务筹备工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在会后工作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院长樊富珉以《成为更幸福的人——学生品格优势培育》为主题,讲授了美德和品格优势的理论,并结合实例教学展示了发现、培育和善用品格优势的途径和方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杨文芝、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心理高级教师宋飞以《基于合作对话的生涯辅导策略》为主题,针对合作对话的基本假设及基本理念等进行阐述,并运用复盘反思将合作对话运用到现实的教育过程中。
本次大会在各方一起努力下取得了预期目标,充分交流了学生发展指导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践成果,探讨了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未来,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将继续秉承本次大会的精神,深化研究,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我们将以此大会为契机,逐步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上一篇:第十四届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年会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交流大会在武汉举行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